加载中 ...
首页 > 理财 > 保险理财 > 正文

保险是骗人的吗?

2025-10-09 15:46:35 来源:广东财经网

  一、“保险骗人” 论调的诞生:误解源于何处?​

  “保险是骗人的” 这句断言,在生活中频繁出现,却从未触及保险的本质。这种偏见的滋生,实则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核心可归结为三类矛盾。​

  销售环节的误导是信任崩塌的导火索。约 40% 的保险投诉都与销售误导直接相关,部分业务员为冲业绩,将保险包装成 “万能产品”:推销重疾险时宣称 “什么病都能赔”,却隐瞒疾病定义的严苛限制;推介分红险时把不确定的收益说成 “稳赚不赔”,对提前退保的本金损失避而不谈。更有甚者教唆消费者隐瞒健康状况,一句 “不用如实填写,以后能赔”,为日后理赔纠纷埋下隐患。这种 “承诺太满,兑现太难” 的套路,让消费者在预期落空时自然将怒火归咎于保险本身。​

  条款的专业性制造了理解鸿沟。保险合同中的 “等待期”“免责条款”“现金价值” 等专业术语,如同天书般令普通人望而生畏。意外险对 “意外” 的定义必须满足 “外来、突发、非疾病、非本意” 四项标准,猝死、高原反应常被排除在外;重疾险的 “确诊即赔” 实为 “符合条款才赔”,部分癌症需达到特定分期才能理赔。多数人投保时仅凭业务员口头解释,未细究条款,一旦遭遇拒赔便认定是 “保险公司找借口”,却忽视了合同的法律严肃性。​

  心理偏见放大了负面印象。人类天然的 “得失偏见” 让人们习惯用单一维度评判保险:将重疾险与投资比收益,将年金险与股票比回报,却无视保险转移风险的核心功能。更有 “后视偏见” 作祟 —— 买了车险没出险觉得 “白花钱”,买了寿险用不上便后悔投保,如同抱怨灭火器 “没用过就是浪费” 般荒谬。加之媒体更倾向报道拒赔纠纷,而对超过 95% 的正常理赔案例鲜有提及,进一步固化了 “保险只收钱不赔钱” 的错觉。​

  二、保险的本质:一种对抗风险的法律契约​

  拨开偏见的迷雾,保险的本质清晰可见:它是基于大数法则的风险管理工具,是受《保险法》保护的法律契约,绝非 “骗局”。​

  其核心价值在于 “用有限支出抵御无限风险”。就像重疾险的高杠杆保额,在疾病突袭时既能弥补医疗开支,又能补偿无法工作的收入损失,相当于提前兑现了未来的赚钱能力。2023 年河南暴雨中,保险行业支付赔款超 110 亿元,无数家庭借此重建家园;疫情期间,百万医疗险为千万患者减轻了住院负担 —— 这些真实案例印证了保险 “社会稳定器” 的作用。将保险与银行储蓄、证券投资直接对比,本身就是陷入了 “狭窄视野” 的误区,三者本就承担着 “安全存储”“追求收益”“风险转移” 的不同功能。​

  保险公司的运营更是受到严格监管。从资金运用到理赔流程,均有银保监会全程把控,确保 “保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行业高达 95% 的理赔率足以说明,拒赔仅是个案,且多因未如实告知、不符合条款等明确原因导致。那些被诟病的 “退保损失大”,本质是中途违约的正常成本,正如定期存款提前支取损失利息一样,并非保险特有的 “陷阱”。​

  三、理性投保:如何避开 “坑”,用好工具?​

  保险本身无对错,关键在于如何选择与使用。掌握三个原则,就能让保险真正成为家庭保障的 “安全垫”。​

  先明需求,再选产品。保险的核心是 “保需求” 而非 “买产品”:家庭经济支柱应优先配置寿险与重疾险,孩子需侧重医疗险与意外险,老人则要关注防癌险与医疗险免赔额。切忌被人情绑架投保,更不能盲目追求 “返还型”“分红型” 产品,忽视基础保障的搭建。​

  细看条款,拒绝模糊承诺。要求业务员逐条解释 “保什么” 和 “不保什么”,重点关注免责条款与理赔条件。对 “这个病肯定能赔”“收益保底 8%” 等口头承诺,务必要求书面注明或全程录音,留存维权证据。投保前可采用 “理赔前置化思维”:假设发生风险,对照条款核查是否符合赔付标准,提前规避条款陷阱。​

  正视保险的 “无效性”。最好的保险体验,恰恰是 “一辈子用不上”—— 没出险,说明你始终健康平安;出险了,它能帮你渡过难关。这种 “没事是好事,有事也没事” 的状态,正是保险最珍贵的价值所在。​

  结语:保险是工具,人心分善恶​

  保险从来不是骗局,骗人的是急功近利的销售套路,是不求甚解的投保心态,是以偏概全的认知偏见。它如同汽车的安全带,平时不起眼,危难时却能救命;恰似家庭的防火墙,风平浪静时默默伫立,风险来临时筑牢防线。当我们放下偏见,读懂条款,选对产品,便会明白:保险不是生活的负担,而是对抗未知的底气。

标签: 保险

“广东财经网”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

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1098101642@qq.com,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

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 声音提醒
  • 60秒后自动更新
  • 【民政部回应何时恢复婚姻登记】民政部社会事务司二级巡视员杨宗涛表示,婚姻登记场所是人群聚集场所,部分地区暂停婚姻登记工作是对人民群众安全负责。未停止登记的地方推广用电话、网络、qq群预约登记,控制登记人数,分批分段登记,减少人员聚集和在登记机关停留时间。已停止婚姻登记地方将根据当地疫情控制情况逐渐恢复。

    15:54
  • 欧洲央行副行长金多斯:欧洲央行还没有达到逆转利率。宽松政策的副作用更明显了。

    15:54
  • 财经网站Forexlive分析师Justin Low评瑞士1月CPI月率:尽管通胀年率保持稳定,但核心通胀率有所下降,这一点令人更加担忧。这只是进一步巩固了瑞士央行维持现有货币政策不变,并可能在未来寻求更多宽松措施的观点。

    15:54
  • 【武汉两大批发市场商户开业率超过80%】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司长朱小良10日称,目前武汉生活必需品供应基本正常,除冷鲜肉、鲜叶菜等少数品种存在结构性短缺外,大部分重要生活物资供应充足,未发生明显抢购或脱销断档情况。当地白沙洲和四季美两大批发市场正常营业,商户开业率超过80%,日交易量上升至3000吨以上。(国是直通车)

    15:53
  • 【日本2019年经常项目顺差增长4.4%】日本财务省10日发布的国际收支初步统计报告显示,主要受外国人入境游消费扩大影响,2019年日本经常项目顺差增长4.4%。报告显示,2019年日本经常项目顺差为20.06万亿日元(1美元约合109.8日元)。其中,商品贸易方面,由于液化天然气价格下跌等因素,进口下降5.6%至75.56万亿日元;由于汽车部件及钢铁等产品出口减少,出口下降6.3%至76.12万亿日元。货物贸易顺差减少53.8%,为5536亿日元。(新华社)

    15:53
  • 欧元兑美元EUR/USD短线波动不大,现报1.0952。

    15:53
  • 瑞士1月CPI年率:0.2%,前值:0.2%,预期:0.1%;瑞士1月CPI月率:-0.2%,前值:0%,预期:-0.2%。

    15:52
  • 英镑兑美元GBP/USD短线走低13点,现报1.2890。

    15:52
  • 【宁德时代“供电”国产特斯拉 有望拉低售价20%】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认为,“随着特斯拉国产化率提升和产能爬坡,未来特斯拉国产车型的价格下探空间还是很大的。”他预计今年下半年,国产Model 3车型的售价就有望降至25万元,降幅接近20%。(新京报)

    15:51
  • 【内蒙古:对不裁员或少裁员企业返还上年度50%失业保险费】据内蒙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消息,疫情期间,内蒙古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返还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对面临暂时性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返还标准提高到上年度6个月企业及其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50%。

    15:51
  • 【商务部:2019年服务进出口总额54152.9亿元 同比增长2.8%】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2019年,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等政策的激励下,我国服务贸易总体保持平稳向上态势,逆差明显下降,结构显著优化,高质量发展成效初步显现。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54152.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8%。其中,出口总额19564.0亿元,同比增长8.9%;进口总额34588.9亿元,同比减少0.4%。(第一财经)

    15:51
  • 【振华股份:疫情导致下游客户开工推迟 产品库存上升】振华化学公告,公司目前生产经营稳定,所有产能均正常开工,原材料采购能基本满足生产需要,由于疫情导致下游客户开工推迟,公司出货量减少,产品库存有所上升。公司将根据客户需求、疫情及市场变化,适度调整生产经营策略,尽可能保持生产经营的稳定。

    15:50
  • 环旭电子2月10日晚间公告,公司2020年1月合并营业收入为23.2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合并营业收入减少27.83%,较2019年12月合并营业收入环比减少37.23%。

    15:49
  • 精测电子:与京东方集团签订了多份销售合同,合同累计金额达到6.96亿元。

    17:12
  • 华夏银行:银保监会同意本公司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不超过100亿元人民币的金融债券,募集资金全部用于绿色信贷。

    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