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
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中国神券”遭遇尴尬:中信证券估值反被“小弟”超越

2020-08-19 14:48:27 来源:广东财经网

  根据8月13日收盘数据,中信建投的总市值达到4210.1亿元,超过中信证券(3993.08亿元),成为“券业一哥”。

  8月13日,中信建投(601066.SH)A股下跌2.46%,收报于55.06元/股。即便如此,中信建投4200多亿元的总市值依然超过中信证券(600030.SH),成为新晋“券商一哥”。

  今年4月以来,关于“中信建投将和中信证券合并”的消息此起彼伏。中信建投在最新一次的澄清公告中称,不存在正在筹划涉及中信建投的重大资产重组等重大事项。

  中信建投自2018年6月上市以来,从5.42元/股的发行价一路走高,至今涨幅超过10倍。而现在中信建投H股的股价只有11.48港元/股,是A/H股溢价率最高的券商股。

  值得关注的是,在中信建投A股76.5亿股的总股本中,流通盘只有11.6亿股。随着限售股逐步解禁,中信建投A股的高估值还能走多久?

  多次否认合并传闻

  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多次否认存在重组事宜。

  根据坊间消息,中信集团将作为主收购方,从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汇金”)手中购买中信建投的股份,从而成为中信建投的最大股东,相关细节仍在敲定中,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内部均同意了这项合并计划。

  甚至有消息称,中信建投董事长王常青将出任中信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现在,北京市国资委全资的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国管中心”)是中信建投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5.11%;中央汇金是其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1.2%。中信集团旗下的中信证券和镜湖控股有限公司,合计持有中信建投9.61%的股份,分别为第三、第四大股东。

  此前,国管中心酝酿将其持有的中信建投全部股权转让给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金控”),北京金控是国管中心的全资子公司。现在股权转让事宜已经获得北京国资委批复,相关程序仍在进行中,完成后,北京金控将成为中信建投的第一大股东。

  8月10日晚间,中信建投发布的澄清公告显示,国管中心、中央汇金回复称,不存在正在筹划涉及中信建投的重大资产重组、股份发行、收购、债务重组、业务重组、资产剥离、资产注入、股份回购、股权激励、破产重整、重大业务合作、引进战略投资者等重大事项,以及除将所持股份全部划转至北京金控外,不存在买卖中信建投股票的情况。

  这已经是中信建投自4月14日以来第五次否认存在重组事宜。

  4月14日,有消息称中信证券将与中信建投合并。当日晚间,中信建投称,未得到来自于任何政府部门有关上述传闻的书面或口头的信息,无任何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

  7月2日,有报道称中信建投和中信证券的合并已获两家证券公司党委批准。当日晚间中信建投再次澄清。

  7月6日,中信建投在回复上交所问询函时表示,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8月6日,中信建投发布澄清公告称,公司主要负责人职务变动以及与其他证券公司合并为不实传闻。并表示,鉴于不实传闻可能误导投资者,影响正常市场秩序,本公司对不实传闻的制造者予以强烈谴责,并且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尽管多次否认,也未能浇灭市场的炒作热情,甚至有投资者将上述合并与2015年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合并为“中国中车”进行类比,猜测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合并的可能性。

  低流通盘引爆炒

  在券商下调评级、中信证券减持的情况下,中信建投的股价仍然持续走高。

  8月25日,中信建投将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发布公司的半年报。根据此前的业绩快报,中信建投预计实现营业收入99亿元,同比增长67.63%;实现净利润45.78亿元,同比增长96.54%。

  而根据中信证券的业绩快报,预计其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67.43亿元,同比增长22.72%;实现净利润89.26亿元,同比增长38.47%。

  虽然中信建投在2020年上半年的营收只有中信证券的37%,但其市值已经超过中信证券。根据8月13日收盘数据,中信建投的总市值为4210.1亿元,而中信证券的总市值为3993.08亿元。

  整体来看,中信建投的优势是其投行业务,2019年股权主承销金额为382亿元,排名第五;债权主承销金额为9416亿元,排名第二。此外,科创板保荐承销10家,排名第一;公司债承销金额3830亿元,连续5年蝉联行业第一;IPO和股权再融资在会审核项目数量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

  年报显示,2019年中信建投在投行业务的营业收入为36.75亿元,同比增长20.56%,营业利润率58%。

  2018年6月20日,中信建投以5.42元/股的发行价格在A股上市,至今涨幅超过10倍。

  2019年以来,多家证券公司发布研究报告,认为中信建投的A股估值已经较高,下调了中信建投的投资评级。

  2019年6月,中信建投曾经发布公告称,中信证券计划在随后的6个月内,减持其持有的全部中信建投A股股份。当时,中信证券持有中信建投5.58%的股份。但是到减持期届满,中信证券只减持了4415.07万股,占比只有0.5774%。

  在券商下调评级、中信证券减持的情况下,中信建投的股价仍然持续走高。

  一位证券从业者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中信建投作为头部券商,在科创板开闸、证券市场改革之后保持了良好的业绩,现在又有和中信证券的合并传闻,受到了资金的热烈追捧。更为重要的是,中信建投由于其流通股占比非常低,作为一只次新股筹码相对集中。

  在中信建投A股76.5亿股的总股本中,流通盘只有11.6亿股,相当于还有3573亿元的市值没有流通。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现在中信建投在H股的价格只有11.48港元/股,约合人民币10.2877元/股,A/H股溢价率超过435%,中信建投是证券行业A/H股溢价率最高的股票。随着限售股逐步解禁,中信建投A股的高估值还能走多久?市场将给出答案。

  2019年1月21日,中信建投发布A股的非公开发行预案,拟向不超过10名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资不超过130亿元。2020年3月13日,中信建投这次的非公开发行获得证监会核准。现在中信建投如此高的股价,发行方案是否还会顺利进行也有待关注。

  合并预期仍存

  中国的证券行业,还没有一家能够对标摩根士丹利、高盛这样的国际顶级券商。

  中信建投和中信证券的“前缘”始于2005年。当时计划收购广发证券失败后的中信证券,狙击到下一个猎物——中信建投的前身华夏证券,这家老牌券商因盲目扩张、挪用客户保证金、违规委托理财等经营不善原因,走到了破产的边缘。

  2005年11月,中信证券和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银”)共同出资成立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受让了华夏证券原有的全部证券业务及相关资产。在中信建投27亿元的出资中,中信证券的出资为16.2亿元,持股比例为60%,中国建银持股比例为40%。

  持股中信建投多年来,中信证券获益丰厚。

  由于监管有“一参一控”要求,2010年6月,中信证券将其持有的中信建投45%和8%的股权,分别转让给国管中心和世纪金源投资集团,价格分别为72.90亿元和12.96亿元。

  在2019年的“虚晃一枪”的减持中,中信证券获得超过8亿元的资金。

  不仅如此,中信证券近年来也获得了中信建投的持续分红。根据中信建投2019年的分红方案,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35元(含税)。仅这次分红,中信证券获得了近9000万元的分红。

  2019年11月29日,证监会在答复政协相关提案时表示,要推动打造航母级证券公司,推动证券行业做大做强。

  2020年4月1日,中国取消了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高盛高华、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瑞信方正等外资控股券商落地,中国证券行业的对外开放继续升级。随后,有消息称证监会将给国内银行发放证券牌照,这一消息并未得到证监会的否认。

  证券行业喊了多年的“狼来了”,现在已经成为现实。然而中国的证券行业,还没有一家能够对标摩根士丹利、高盛这样的国际顶级券商。

  成为中国“航母级证券公司”的重任,就落在了中国券商“老大”中信证券的身上。实际上,这些国外的顶级券商核心就是投行业务,而中信建投自带的投行优势似乎也需要得到更大的发展。

  在这些政策的刺激下,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合并,打造成为“中国神券”的预期似乎更加强烈,更何况这两家券商都共享“中信”的商标。根据最后一次续签合同,中信建投拥有“中信”商标使用权到2021年4月。

“广东财经网”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

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1098101642@qq.com,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

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 声音提醒
  • 60秒后自动更新
  • 【民政部回应何时恢复婚姻登记】民政部社会事务司二级巡视员杨宗涛表示,婚姻登记场所是人群聚集场所,部分地区暂停婚姻登记工作是对人民群众安全负责。未停止登记的地方推广用电话、网络、qq群预约登记,控制登记人数,分批分段登记,减少人员聚集和在登记机关停留时间。已停止婚姻登记地方将根据当地疫情控制情况逐渐恢复。

    15:54
  • 欧洲央行副行长金多斯:欧洲央行还没有达到逆转利率。宽松政策的副作用更明显了。

    15:54
  • 财经网站Forexlive分析师Justin Low评瑞士1月CPI月率:尽管通胀年率保持稳定,但核心通胀率有所下降,这一点令人更加担忧。这只是进一步巩固了瑞士央行维持现有货币政策不变,并可能在未来寻求更多宽松措施的观点。

    15:54
  • 【武汉两大批发市场商户开业率超过80%】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司长朱小良10日称,目前武汉生活必需品供应基本正常,除冷鲜肉、鲜叶菜等少数品种存在结构性短缺外,大部分重要生活物资供应充足,未发生明显抢购或脱销断档情况。当地白沙洲和四季美两大批发市场正常营业,商户开业率超过80%,日交易量上升至3000吨以上。(国是直通车)

    15:53
  • 【日本2019年经常项目顺差增长4.4%】日本财务省10日发布的国际收支初步统计报告显示,主要受外国人入境游消费扩大影响,2019年日本经常项目顺差增长4.4%。报告显示,2019年日本经常项目顺差为20.06万亿日元(1美元约合109.8日元)。其中,商品贸易方面,由于液化天然气价格下跌等因素,进口下降5.6%至75.56万亿日元;由于汽车部件及钢铁等产品出口减少,出口下降6.3%至76.12万亿日元。货物贸易顺差减少53.8%,为5536亿日元。(新华社)

    15:53
  • 欧元兑美元EUR/USD短线波动不大,现报1.0952。

    15:53
  • 瑞士1月CPI年率:0.2%,前值:0.2%,预期:0.1%;瑞士1月CPI月率:-0.2%,前值:0%,预期:-0.2%。

    15:52
  • 英镑兑美元GBP/USD短线走低13点,现报1.2890。

    15:52
  • 【宁德时代“供电”国产特斯拉 有望拉低售价20%】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认为,“随着特斯拉国产化率提升和产能爬坡,未来特斯拉国产车型的价格下探空间还是很大的。”他预计今年下半年,国产Model 3车型的售价就有望降至25万元,降幅接近20%。(新京报)

    15:51
  • 【内蒙古:对不裁员或少裁员企业返还上年度50%失业保险费】据内蒙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消息,疫情期间,内蒙古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返还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对面临暂时性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返还标准提高到上年度6个月企业及其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50%。

    15:51
  • 【商务部:2019年服务进出口总额54152.9亿元 同比增长2.8%】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2019年,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等政策的激励下,我国服务贸易总体保持平稳向上态势,逆差明显下降,结构显著优化,高质量发展成效初步显现。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54152.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8%。其中,出口总额19564.0亿元,同比增长8.9%;进口总额34588.9亿元,同比减少0.4%。(第一财经)

    15:51
  • 【振华股份:疫情导致下游客户开工推迟 产品库存上升】振华化学公告,公司目前生产经营稳定,所有产能均正常开工,原材料采购能基本满足生产需要,由于疫情导致下游客户开工推迟,公司出货量减少,产品库存有所上升。公司将根据客户需求、疫情及市场变化,适度调整生产经营策略,尽可能保持生产经营的稳定。

    15:50
  • 环旭电子2月10日晚间公告,公司2020年1月合并营业收入为23.2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合并营业收入减少27.83%,较2019年12月合并营业收入环比减少37.23%。

    15:49
  • 精测电子:与京东方集团签订了多份销售合同,合同累计金额达到6.96亿元。

    17:12
  • 华夏银行:银保监会同意本公司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不超过100亿元人民币的金融债券,募集资金全部用于绿色信贷。

    17:03